《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创新高观后感5篇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由导演饺子执导的动漫电影,希望以下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一
每一个申公豹,都曾经是哪吒,这是一个极典型的悲剧性角色。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如何努力都不可能搬动。”这是申公豹在剧中仅有的一口气说完的长台词,以他的口吃程度来看,能说的如此流畅,只有一个原因:他早在内心中重复了无数次。
每在心底默念一次,就是在他的心上割一刀,鲜血淋漓。
申公豹的前半生,是哪吒。
身为妖族,在被人族和飞升后的人族(仙神)为主要统治的时代,天生就是低等的,被歧视的,被警惕的。
妖族在凡间,没有洗去兽身,是被凡人狩猎的野兽,餐桌上的鱼肉。
妖族得道,飞界,就成为了神仙的坐骑,更有甚者,成为炼丹材料,法宝原料。
君不见,堂堂四海龙族,妖族中最高贵的一支,被囚禁在龙宫之中,一面海底其他妖族,一面反被妖族牵制,锁链加身,不得解脱。
“如果你问我,人能否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也不晓得,但我晓得,不认命,就是哪吒的命。”——太乙真人。
而在不认命的道路上,申公豹甚至比哪吒走得更远。
申公豹不是金翅大鹏鸟、孔雀那种天生神兽,他只是一只普通的野兽。
他的命运,本来是身的一部分变成某个猎户身上的取暖皮毛,另一部分变成一户人家的食物,剩下的,变成药店里的几味药材。
但他却走出了深山,得道。这是他第一次不认命,摆脱食粮的身份,他成功了。
之后,他拜在了阐教元始天尊门下,成为了和十二金仙同一级别的二代弟子。
申公豹拜在元始门下,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可能很多朋友不会理解。
以十二金仙中的几位为例,黄龙真人的坐骑是仙鹤,普贤的坐骑是白象,慈航道人的坐骑是金毛吼,文殊的坐骑更多,有青狮、鸾、鹤和梅花鹿。
也就是说申公豹的出身,在阐教本来只配当坐骑,但却让元始破格收取他为亲传弟子,地位不输其他人族。
论励志程度,放到现代社会,只有在种族歧视极其严重的美国社会,黑人奥巴马当选为总统有的一比。
这是他第二次不认命,他又成功了。
以元始天尊的境界,我相信是不会区别对待申公豹的,但是其他人呢?
其他师兄弟,在看待这个低等的妖族和自己平起平坐时,会是何种眼光?
而身为妖族,当他看到其他同类凄惨地沦为坐骑、材料、食材时,他又会是何种心情?而在其他阐教门徒看来,只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绝不会顾忌到申公豹的存在。
平日的非议,内心里的煎熬,一年两年还能忍受,但是如果是一百年,两百年,而且还将持续到一千年,一万年呢?
元始天尊自然不屑于出手来解决弟子之间的矛盾,在他看来,万事万物自有命数,灵珠转世就收到门下,灵珠变成魔丸就以天劫灭杀之,如果你申公豹看不透,挣不脱命数,那你便命该如此。
而申公豹虽是妖兽,但亦向往人心的温存,他此时并非后来的冷血枭雄,他也期待师尊的关心与爱护。
当龙三太子敖丙为了救李靖夫妇等无辜之人,向他求取乾坤圈时,他明知道会破坏自己的计划,仍然将乾坤圈给了敖丙。
彼时彼刻,抬头看着陈塘关的烈焰冲天,申公豹可能心中也在默念:师尊,若你能如此对我,又该多好?
摆脱了妖族身份,却最终没能摆脱妖族待遇,年复一年承受着各方的压力,又得不到的开解,但申公豹仍然在黑暗中坚持着,苦苦抓住悬崖突出的石块,不让自己坠入深渊,相信自己的努力,元始天尊会看得到。
但当元始天尊决定将引导转世灵珠的太乙真人选为十二金仙最后一位时,申公豹死死抓住的那颗石块,彻底滑落了,而他也伴着这石块一起,开始堕落。
“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说了算”!这是哪吒的台词,但更像申公豹的悲愤嘶吼。
我要让师尊看到,我才是十二金仙最适合的人选!这是当时申公豹的内心写照。
申公豹因此变成了一个阴谋家,和龙族合谋,抢夺灵珠,培养敖丙,让变成魔丸的哪吒杀死太乙、李靖夫妇,让弟子敖丙斩杀魔丸,立下功劳,以此成为晋升十二金仙的资本。
在阴谋彻底破灭前,在敖丙义无反顾地冲天而起,迎向天雷前,他都没有想过要背叛师门。
为什么同样不认命,同样的一次次努力,申公豹最后堕入了无尽的黑暗,而哪吒在天雷中却迎来了新生?
当整个陈塘关都要铲除哪吒这个妖孽时,李靖夫妇以自己多年来的名誉作保。
当哪吒成为孤苦的留守儿童时,殷夫人即便刚卸下盔甲,也要赶过来陪他踢一会毽子。
当哪吒被陈塘关所有人唾弃孤立时,在海边,那个白衣飘飘的龙三太子,成为了他唯一的朋友。
当哪吒注定要被天劫毁灭时,李靖在云仙前深深拜下,求来血亲之人一命换一命的换命符。
当哪吒斩妖后被村民误会,李靖亲手擒来了海夜叉,做好准备在生辰宴上还他清白。
当哪吒在天雷下即将丧生时,太乙真人以自身三花聚顶的修行被削掉为代价,保住了他的魂魄。
……
不管这个世界对哪吒有多少不公,但哪吒一直是被爱着的那一个。
于哪吒而言,人生一世,只要自己亲近的人是真心爱自己,哪怕整个世界与自己为敌,那又如何?
即便是背负整个龙族希望,被迫黑化的敖丙,也有哪吒的友情温暖着他的心。
但申公豹,一无所有。
曾经我不认命,现在我同样不认命,我要让你们看看,我申公豹的命。
当内心中没有了感情的羁绊,申公豹就这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只想向师师尊和师兄弟们证明自己,只想报复这几百年来受到的委屈。
归根结底,他也是一个可怜人。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二
很喜欢这个电影,看了很多差评,决定来写一写好评。
1,首先,差评里的观点我还是有一个很赞同的,就是屎尿屁,超级不喜欢屎尿屁这样的笑点,小时候被某一部电影有个装梦游被迫吃屎的情节恶心到好几天吃不下饭。
其他的我都觉得很好笑,包括指纹解锁,我都有get到笑点。
2,说太乙真人的四川话只是为了接地气强加的,这个观点非常不赞同。中国有那么多方言,既然他是有根据的是四川的神仙,为什么不可以说四川话。日本电影会有关西口音,韩国电影也有搞笑的全罗道方言。我倒是希望有更多的电影来宣传中国的方言,因为中国不单单有普通话,这也是一种中国文化的宣传方式。
3,说太乙真人不负责任,丢失灵珠的方式就像是欺负观众智商低。其实太乙真人是个非常负责任的人,他从犯错之后就一直在帮助哪吒,反观申公豹,最后逃走了。丢失灵珠的方式太过儿戏?拜托,这是个喜剧搞笑动画片,小黄人哪次坑大BOSS不是儿戏的?
4,哪吒丑。好吧,个人审美罢了,我觉得哪吒是丑帅丑帅的,还有点痞气,那个黑眼圈我真的爱死了,为他正名。
5,主角和村民的画风不同。这不是为了大家别脸盲吗?看动画片有时候路人的脸都是直接空白的都有,我觉得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这也能杠啊。
6, 最后说一个得了吧,就是某一位网友说,打戏的部分是看一个动作就猜得到下一个动作是什么。你牛逼啊!!!在下佩服!!!
说我很喜欢的点:
1,一开始是没报太多希望去看,因为我小时候看封神榜觉得很气,气到不行的那种。但是故事改编了! 我再也不会讨厌李靖了,很喜欢这样的改编,我觉得李靖就应该是这样的。
2,哪吒的顺口溜,丧到不行的自嘲,太有梗了。
3,敖丙的配音,爱了。
4,太乙真人的画,真的太美太好玩了。
5,在电影里,哪吒偷溜出去玩弄村民,特别是戏弄小孩子的戏,与其说是体现他魔珠的恶,更像是体现了哪吒的聪明和灵活。至于差评里说他要弄死别人和烧了村庄,我觉得是电影不得不这样写,因为他是个对自己对世界都不明白生活很丧的三岁小孩,是带着误会偏见长大的魔珠转世。
6,猜到了哪吒会救村民,猜到了敖丙会醒悟,猜到了敖丙会帮助哪吒渡劫,但是没有料到太乙真人会冲上去,师徒情啊师徒情,太乙真人的责任感难道还没体现出来吗,他的师傅绝对没有选错人。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三
1.剧情设定:中国版式成长、成人动画 2.“哪吒”:红色系(燃、热血)vs敖丙(忧郁蓝色系,温润、翩翩公子) a.父系(家族)——决定二人命运走向(守陈塘关——亲情感化——救苍生/龙宫“牢”——龙族命运——救朋友——共生死)——叛逆 b.敖丙撑起了哪吒,以善的出发点,为了不公,为了龙族 c.两个孤独小孩,从灵珠/魔丸注入刚刚生下时,就背负了家族和天下。 3.中国式、现代式审美、正能量、道德观: a.哪吒父母:豪爽的现代女性(老娘、啃鸡腿)、默默承担的父亲 b.太乙:胖胖的、猪——笑点
c.毽子:线索式的工具(亲情、友情)——推动情节
e.山河设计图:游乐场、法器
f.基础:
#(先)偏见——导致行为(人/妖:哪吒/人族、天庭/龙族、申公豹〔妖:异类〕)——刻板印象
#混元珠:灵珠/魔丸(二元对立)——必厮杀(开始就埋下矛盾)——成为朋友——共患难(阴阳调和)
#叛逆:哪吒/敖丙——我命由我不由天/反抗父辈、家族
g.情节、节奏快,燃!人的个体化、化(但始终脱离不了家庭——?) 4.如果,全新的叛逆:杀杀杀——这样是真的叛逆吗?——我们叛逆的是什么?——我们是谁?——是“人”——“人类”自我的探索(eg:美狄亚)(不同场景、时期,人的叛逆行为不一样,其核心是什么?)(此部动画这样改,不能上映,大多观众也不会接受)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四
前两天抽空去看了《哪吒之魔童降世》,事实证明一个人看电影确实是十级孤独,但好处是能让自己有更多的空间去认真的思考影片。恕我愚钝,实在不知道大家为什么把它叫做“国漫之光”,有些低估国漫水准吧?好像朋友圈有饺子导演的朋友,如果您看了我写的这篇文章,望多多海涵,冉冉只是单纯抒发对电影本身的观点。
排除文化背景,单从这部电影讲述的内容来看,它的基调是突出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但在影片里都在努力的诠释“我命由我不由天”,谁都在苦苦的和命运作斗争,谁过的都不容易。甚至相比之下,我想申公豹、龙王和敖丙可能更有资格说这句话。哪吒从小受父母疼爱,免他受乡里伤害,生活惊扰。太乙真人悉心栽培,还让他有混天绫、乾坤圈、风火轮和火尖这些武器加持。最后还有敖丙(灵珠)这样的逆天朋友舍命相救。但哪吒自己却是一旦受到乡亲们的嫌弃,便要反击回去,还自暴自弃,念叨着: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非要父母哄他其实他是灵珠转世,他才能振作起来,这样还是“我命由我不由天”吗?
但好在天劫之际,哪吒没有大开杀戒,控制住了自己,实现了对自己的救赎。人从来都是自己成全自己的,所谓命由己造、福自己求。即便很多事情身不由己,但也有很多事情我们自己掌握着绝对的主动权,只不过代价不一而已,你若是豁得出去,谁也拦不住你。若哪吒真的选择了魔丸那一条路,三界之内无人可挡,谁说这不是好的出路呢,是魔是仙真的有那么大的区别吗。都说众生皆苦,名利欲望累人太深,有多少人能超脱的了呢?人的出路可能在于自制,若不能自制,无底的欲望也会带来无尽的痛苦,自制的度只在无愧于心吧。
哪吒真的让人很心疼,他从小就被冠下了妖怪的帽子,导致没有人愿意接近他,那般孤独。其实,何止哪吒,人本来就是生而孤独的,随着年纪的增长,我越来越发现,孤独才是人生的常态。上学的时候,身边有和你在很大程度上相似的同学。但是走出校门,大家都各有各的烦恼,各有各的追求,各有各的人生轨迹且相差巨大。这世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但我们都需要寻求认同感,在与自己不一样的人身上寻求认同感有多么艰难啊。若真的有和自己一样的人,恐怕我们的生命中的朋友也不会一直来来往往,也不会有婚姻这种制度性的硬性约束来维系爱情了。幸亏还有血缘,让我们在各种变化中得以温存温暖。
有人说元始天尊之所以不让申公豹位列十二金仙,是因为申公豹缺少了“善良”这一属性,这话说的着实幼稚。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曾天真的问我父亲:这世上是好人多还是坏人多?父亲的回答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大概如是说:人都是善恶参半的,没有谁是绝对的善良,也没有谁是绝对的。申公豹真的不够善良吗?看看他是怎么对待敖丙的,当敖丙为救李靖夫妇陷入危难,他没有袖手旁观,而是舍命相救,一个心狠手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的怎会有这样的妇人之仁?就算敖丙是他成功的筹码,但是筹码千千万,何苦为了这一人连身家性命都可以豁出去?如此这般,实在划不来。
实际上,申公豹不过是因为是豹子的所以才饱受歧视,因为仙界看重出身,只有人族的才算是正统的仙人。这也难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在哪是一样的,现在很多国家不也是歧视黑人吗,当然,有些黑人可能确实是有些让人诟病的地方。申公豹勤勤恳恳,是元始天尊所有徒弟中最勤奋的,不知为什么不让他成为十二金仙之一?如果有人硬要说太乙真人骨骼轻奇,那我也没的说。成见真的是一座大山,这本不怪我们,因为人的能力何其有限,很多事情是我们想不通也看不透的,谁也没有洞察世事的本事。只能用固有的思维去活一生,这也是无奈之举。然而这世上的人和事每天都在变,错过的是遗憾,得不到的是命数,算错的是因为我们过于渺小。
很多人都在批判龙王,说已经拥有了大海却还觊觎着天界。但是,龙王说了,他们龙族是上古时代最尊贵的一族,到了现在却被囚禁在深不见底的海里,是囚牢的海里啊,四周铁链紧锁,与千万妖魔朝夕相处。既然龙族曾经风光无两,又为天帝建功立业且功勋卓著,如今却过着与阶下囚无异的生活,那么他想要争取摆脱牢笼升上天界,成为名正言顺的神仙,得到自己该得的,他真的有错吗?何况龙王只是想升上天界,并无任何反叛之心。权力的游戏太过深奥,龙王理解不了,既然当时选择臣服,那便是要永远的屈服。龙族是上古贵族,天帝无法妥善安置。若除掉龙族,天帝未必有这样的实力且三界之内无人可千万妖魔,若委以重任,则无力去压制。对龙族来说,除非有朝一日,天庭纷乱,有派系要仰仗他们的力量,否则,应该永无翻身之日。
敖丙生下来就承担着兴复家族的使命,他那样剔透的一个温润公子,活的却无比艰难,他一生都在为了拯救别人,不知的时候,为了复兴龙族。知道后,为了拯救天下苍生。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是为了拯救李靖夫妇和哪吒,即便被救的李靖发现他是龙族,把他当作妖怪要恩将仇报,他也未曾计较。他何时为自己活过?与哪吒比起来,他的人生更加沉重。水淹陈塘关,他有的选择吗?一旦被天庭发现他才是灵珠转世,怕是会连累整个龙族。人若无外力的逼迫,一切都岁月静好,谁会愿意做个坏人?当律师当久了,难免会看到人性中恶的一面。但我知道,很多人犯罪并非是他生下来就十恶不赦,只不过生活中实在有太多无奈了。人性本就有趋利避害的属性,又有多少人能始终坚守底线呢?清明的社会不能完全寄希望于人性,更多的还要依靠物质的满足和制度来保障,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人性如此复杂,道德约束远没有那么大的力量。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已经是最大的善了。
这部电影有它可圈可点的地方,有很多地方让人觉得很感动,传播了很多正能量,确实很优秀。但什么事情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尤其是饱受赞誉,那么必然也要承受着批判,这都是相互平衡的。写了那么多,是因为我看电影比较注重其中的思想和逻辑,特效对我来说是免疫的,而这部电影恰恰让我有很多反思。
世上的任何事情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我很警惕一边倒的论调,并非是想出奇,博人眼球,只是凡事若细加思量,总能挖掘出很多更深层的想法。而且媒体营造出的超真实的世界并不一定就是世界本来的样子,群众的眼光固然值得参考,但每个个体又都是独一无二的。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五
哪吒火了一个暑期了吧,我是昨天才揣着票去看的,讲真,看电影的过程我还是蛮投入的,里面的情节设定比较紧凑,这个是比较中肯的评价吧,没人会说它拖沓。
电影里我看到了一个熊孩子。
我看了一下影评,不管你说好还是说坏,这里面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写影评的估计全是掉到书袋子里面的单身狗,没孩子。
他们翻来覆去的讲跟原著的对比,精神内核的薄弱,故事讲的深度不够,哪哪不合逻辑,甚至搬出封神榜原著来对比。
我不是喷啊,你们有没有把西游记搬出来跟现在一系列的西游来对比?像什么降魔伏妖大圣归来?那根本不是脱胎于西游记,那全是脱胎于今何在的悟空传。在悟空传里,今何在对西游做了一次性的改编。到现在,谁不承认它是经典?到现在,哪部西游有关的电影没有它的影子?
我想问一下诸君,面对跟悟空传差不多的改编手法,为毛就要掉书袋子用老外的那些理论来BB哪吒?
哪吒有点像全民超人的感觉,超人天生不凡,可是他根本不想担什么责任,他肆无忌惮的闯祸,可是后来还是被救赎了。或者是认命了,恩,老美的调调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更何况是哪吒这么一个超级熊孩子?电影里是把孩子两个成长阶段的叛逆期捏在了一起,让他从岁作天作地,过渡到了十六七岁谁也不鸟的阶段。现在外面的评论基本算是中肯的,因为这部电影能深究的太多了,反而豆瓣这个年轻人聚集的地方充斥了一股子书腐味。
早期熊孩子作天作地的情景被导演用哪吒的超能力给强化了,于是本来可以摇头骂一句熊孩子,就变成了全民性的恐慌。那些小孩子纠集在一起想恶整哪吒,以及一些偏见,让哪吒的逆反心理爆发,破罐子破摔,我就要当妖怪给你们看。可是他这么说的背后是一股子挡不住的孤独。孩子的心理是很脆弱的,又想要用作妖来引起大人注意。
小孩子哪吒的形像也是绝妙,那么丧,那么皮,又那么。你看他有一双大眼睛,两个包包头,小小的身板和小灯笼裤,我这么描述你们一定会脑补出一个可爱孩子,我问你哪吒可爱么?当然不!他有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一口尖利的大白牙,笑起来又坏又丧,平常喜欢躺在房上看风景,嘴里常叼一根草。这么一个形像,妥妥的熊孩子啊,更不要提满嘴的俏皮话。
后面学了本事后,他的心智提高到了十六七岁的叛逆期。看看在电影中段,他为了让世人知道他不是个妖怪都干了些什么,这不是个乖宝宝,而是个有超强能力的内心孤独的叛逆少年。所以他有时甚至会把人对他的好想像成恶,而知道了一些人对他的好有多好时,又想急切的报答。
仔细看看电影描绘的是不是这样一种内容呢?扯什么弗洛伊德,扯什么价值观,扯什么心理学。这完全是一个孤独的超级英雄叛逆的少年史。
再来说跟原著或上美电影的对比。上美电影是无产阶级审美改编的封神榜,而原著那是演义式的道教斗法。你们说这部片子跟原著有关系么?只不过是外皮套用了封神榜。里面的内核却是全新的,按他的这个套路,熬丙可能会参与封神大战,原著敖丙可是早死了的。像是悟空传,与西游有一毛钱关系么?
看到最后一幕,他不愿意父亲替自己死,我该受的天劫我自己受吧,又是那副很丧的屌屌的表情出来了,好像什么事儿都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个天劫么,算逑!父母的嚎啕大哭反而让这臭小子心里颇感自豪,你们儿子就是这么伟大。
后来看到朋友来跟他一起抗,他又开心又吃惊,友情,少年人的友情,少年人不含一丝杂质的友情在这里升华了开来。这一刻,他们俩,命运的双生子,互生出了一种知我唯你的感觉吧。于是握手,一起迎接死亡。这一幕感动了师傅,他愿意站在这两个少年人的身边。
再说熬丙,要说有些人就是爱瞎分析,你让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人背负一族的生死荣辱,他有的选么?
哪吒呢?他是矫情的人么?加那么些画蛇添足的“什么!你竟要这样对我,你是我朋友哇,你怎么对得起我?”你们不觉得膈应么,那里面很多东西都是少年思维,简单直接又想装酷。你想想十六七岁的你,是不是不屑于BB朋友的背叛,要是有朋友背叛了你,打他娘的就是,还费什么话。
之所以意难平,还是因为这片子不够狗血。国漫之崛起在于去狗血!
我是动画片爱好者,差不多的国漫我全看过了,但我唯一不碰的就是大圣归来。大鱼海棠里的狗血论盆,大圣归来就得论缸。而哪吒这部片子,干净利落,你看他狗血么?可能也有点,但是绝不是唱主调,不是那种唱悲腔硬勾眼泪,哪吒里的眼泪是感动是激动却绝对没有狗血式的眼泪。
我当年喜欢玩国内的游戏,什么轩辕剑,什么仙剑奇仙传,什么古剑奇谭,那结尾真是要多狗血有多狗血,这种风格也被带进了国漫里,为毛一定要煽情狗血?讲故事的时候,非要把故事情节设计的这么狗血?是不是狗血是那一代崛起的人心里的伤痕文学?真正的伤痕文学,推荐你们看看国师早期的电影。那样的伤痕才叫伤痕,而不是狗血。
我们的故事不是不好,就是画蛇添足加了太多东西,这部电影把这些形而上的东西丢了,故事叙述干净利落,远好于迪斯尼那简单到发指的动画片,为毛我们还偏要往低里拉它,非要让它low一点,狗血一点我们才觉得,恩,真艺术?
真正的少年人看它,甚至会“切,什么玩意儿?”看完后暗挫挫的抹眼泪,就像是哪吒,他在人前哭的时候总觉得丢脸。
而父母看了这片子,又会没来由的感叹,我家的臭小子还真像哪吒,可怎么教哟。
不过这两个群体是断不会跑豆瓣上来写什么评论的。
最后说说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少年人啊,总爱拿这句话给自己打气,他们的人生才刚开始走,所有的一切都是新的,朝气蓬勃,锐意进取,我命由我不由天就是从这些朝气里衍生出来的,初生牛犊不畏虎,那种锐气,你能保留 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