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焰的拼音是:qì yàn。
气焰的注音是:ㄑ一ˋ一ㄢˋ。词性是:形容词。结构是:气(独体结构)焰(左右结构)。
气焰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气焰详细内容】
⒈见“气燄”。亦作“气焰”。⒉原指开始燃烧、尚未成势的火焰。常以比喻人或其他事物的威势、声势。引《左传·庄公十四年》:“人之所忌,其气燄以取之。”《新唐书·丘和传赞》:“帝王之将兴,其威灵气燄有以动物悟人者。”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一:“吕公神彩气燄略无少亏。”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八:“许爁者名坤,杭州人,在京师颇有气燄。”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第三章:“当时宗教之气燄极盛,生计制度一切皆受其影响。”⒊指诗文的气势和力量。引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卷四:“﹝寇準﹞好为诗,警策清悟,有刘梦得、元微之风格,其气燄奇拔,则又过之。”《朱子语类》卷一〇六:“董仲舒、匡衡、刘向诸人文字皆善弱无气燄。”
二、网络解释
气焰气焰(qìyàn),汉语词汇,名词,
三、综合释义
见“气燄”。亦作“气焰”。原指开始燃烧、尚未成势的火焰。常以比喻人或其他事物的威势、声势。《左传·庄公十四年》:“人之所忌,其气燄以取之。”《新唐书·丘和传赞》:“帝王之将兴,其威灵气燄有以动物悟人者。”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一:“吕公神彩气燄略无少亏。”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八:“许爁者名坤,杭州人,在京师颇有气燄。”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第三章:“当时宗教之气燄极盛,生计制度一切皆受其影响。”指诗文的气势和力量。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卷四:“﹝寇準﹞好为诗,警策清悟,有刘梦得、元微之风格,其气燄奇拔,则又过之。”《朱子语类》卷一○六:“董仲舒、匡衡、刘向诸人文字皆善弱无气燄。”
四、网友释义
气焰(qìyàn),名词,指一种真的或假的优越感,表现为傲慢的样子或态度。比喻威风、气势(多含贬义)
五、关于气焰的词语
六、关于气焰的法语
fougue fierté arrogance hauteur air hautain morgue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