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执行还钱判决的后果及欠钱不还判决后的处理方法。拒不执行判决情节严重者,可能面临刑事处罚或失信记录。受判决一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后两年内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采取相应措施迫使对方履行判决。执行期限为两年,期间可中止或中断,但从最后一次履行期间或文书生效之日开始计算。
法律分析
一、债务人拒不执行还钱判决有什么后果
1、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2、如果拒不执行生效判快,被执行人也会作为失信被执行人纳入信用档案中,并以信用报告的形式向金融机构等单位提供。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一十三条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欠钱不还判决后还不还怎么办
1、判决下达之后对方如果还是不还钱的话,可以在履行期限到达后的两年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3、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结语
拒不执行还钱判决的后果严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行为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同时,被执行人也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影响其信用记录。在判决生效后,如果对方仍不履行还款义务,您可以在履行期限到达后的两年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律明确规定,当事人必须履行判决,拒绝履行的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执行申请期限为两年。请及时采取合法措施维护您的权益。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七条民间借贷纠纷的基本案件事实必须以刑事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该刑事案件尚未审结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被告对原告的债权人资格提出有事实依据的抗辩,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告不具有债权人资格的,裁定驳回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