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企业培训误在哪儿

企业培训误在哪儿

来源:尚车旅游网

 

企业培训在哪儿    

 

·王小林·
  许多企业都把对员工的培训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甚至当成给员工的一项福利。但培训效果怎么样却很难说,虽然经过再三思考与自查自检,但仍有一些企业在培训制度、培训方式等方面存有误区:
  培训机构:诊所而非医院
  国内的企业培训往往由企业向大学、科研院所的教授和研究人员或政府机关的领导发出邀请,找个教室,指定几本教材,请那些人讲几堂课就完事了。当然也不乏培训机构参与授课,但这些机构往往是由一些教授、研究人员临时拼凑而成,缺乏系统性的培训设计。所以,这种培训机构只能称作诊所,医护人员少、医疗设备缺乏、服务低劣欠位,而不是一所功能完备的医院。
  讲师:医生而非教练
  国内的企业培训常常停留在灌输式的教学培训上。整个培训,起主导作用的是讲师,他怎么讲,受训对象就怎么听。这就如同我们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尚存的填鸭式教育、应试教育。可以说,讲师的素质决定了培训的质量,他们在企业培训中扮演的是医生角色,受训对象则往往扮演患者的角色,被动接受医生治疗。国外的企业培训则不然,讲师顶多是个球队教练,在整个培训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起着主导作用的是受训对象。教练水平再高,也不可能代替队员上场踢球,他只是对球员进行理念引导、技术指导、纪律训导,成绩要靠队员取得。所以,这种培训重在开发受训对象的潜能,对受训对象今后的工作提出指导性的建议,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并协助企业管理人员推动这一设计的实现。
  培训:医疗而非保健
  优秀的企业培训其实是既医疗又保健,而我们国内的企业培训往往起的作用是医疗而缺乏保健功效,即所谓头痛医头、脚疼医脚,为培训而培训。比如,企业销售量和销售额下降了,就专门组织营销人员培训,由讲师针对这一问题来授课,临时性、突发性、随意性的特征很明显。这样的培训只治标不治本。国外的企业培训则往往是一种前瞻性培训,在企业销售量或销售额出现苗头时就及时展开培训,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有的甚至在未出现问题苗头时就组织培训,未雨绸缪,不仅不会导致销售的下降,反而锦上添花,促进销售。所以,这种培训取得的功效往往等同于预防保健,以培育健康的机体和机制作为培训的使命,这才是科学的企业培训。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