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制度
1、总则
1.1为配合公司的发展目标,提升人力绩效,提升员工素质,特制定本制度,作为各级人员培训实施与管理的依据。
1.2凡本公司所有员工的各项培训计划、实施、督导、考评以及改善建议等,均依本制度办理。
1.3本制度由人力资源部归口管理。
2、权责划分
2.1人力资源部权责:
2.1.1制定、修改全公司培训制度;
2.1.2拟定、呈报全公司年度、季度培训计划;
2.1.3收集整理各种培训信息并及时发布;
2.1.4联系、组织或协助完成全公司各项培训课程的实施;
2.1.5检查、评估培训的实施情况;
2.1.6管理、控制培训费用;
2.1.7管理公司内部讲师队伍;
2.1.8负责对各项培训进行记录和相关资料存档;
2.1.9追踪考查培训效果。
2.2其它部门权责:
2.2.1呈报部门培训计划;
2.2.2制定部门专业课程的培训大纲;
2.2.3收集并提供相关专业培训信息;
2.2.4配合部门培训的实施和效果反馈、交流的工作;
2.2.5确定部门内部讲师人选,并配合、支持内部培训工作。
3、员工的培训权利
3.1员工有权利根据业务发展要求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申请参加公司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
3.2经批准参加培训的员工有权利享受公司为受训员工提供的各项待遇。
3.3员工有权利向人力资源部及本部门负责人提出改进培训效果的建议。
4、员工的培训义务
4.1培训期间受训员工应认真学习,努力达到培训目标。
4.2培训期间一律不得故意规避或不到,对无故迟到、早退和不到的员工,按公司考勤制度处理。
4.3受训者在参加重要的内部和外部培训后,应及时将有关的培训资料交公司有关部门保管,并负责在相关范围内宣讲。
4.4员工有义务将培训成果运用于日常工作中,并产生效果。
5、培训体系
培训体系包括四个模块:
5.1新员工入职培训
5.1.1培训对象:所有新入职员工。
5.1.2培训目的:协助新进人员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顺利进入工作状况。
5.1.3培训形式:以脱产的内部授课方式进行。
5.1.4培训内容:分常规类和专业技术类两项科目,两项科目的具体内容可根据任职岗位的不同进行选择:
5.1.4.1常规类科目:
公司简介(包括公司发展史及企业文化,各部门职能等);
公司制度、工作流程介绍;
产品/业务介绍与市场分析;
其它。
5.1.4.2专业技术类科目:
编辑、财务、行政人事岗位业务技能;
专业客户销售技巧;
其它。
5.2实习生导师制的岗位培训
5.2.1培训对象:公司招收录用的应届毕业生。
5.2.2培训目的:使应届毕业生按照任职岗位的要求,尽快熟悉业务内容及工作流程。
5.2.3培训形式:“一带一”或“一带二”的固定导师责任制形式。
5.2.4培训内容:包括思想素质、企业文化教育;专业知识技能训练;工作疑难解决和指导等。
5.3内部培训
5.3.1培训对象:全体员工。
5.3.2培训目的:依靠公司内部讲师力量,最大效度的利用公司内部资源,加强内部的沟通与交流,在公司内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并丰富员工的业余学习生活。
5.3.3培训形式:在公司内部以讲座或研讨会、交流会的形式进行。
培训内容:涉及公司市场类、管理类的多个方面,以及员工感兴趣的业余知识、信息等。
5.4外部培训
5.4.1培训对象:全体员工。
5.4.2培训目的:依靠外部专家力量,提升从业人员在本职工作上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技巧,以增进各项工作的完成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5.4.3培训形式:参加外部公开课、交流研讨会,或请外部讲师在公司内部授课。
5.4.4培训内容分为三类:
常规实用性培训——涉及专业技术知识、销售技巧、管理方法、领导技能、经营理念等;
适合高层领导的培训——含企业战略性、发展性等内容;
个人进修方面的培训——如MBA、专业技术认证、职业/执业资格认证等。
6、培训计划的拟订
6.1人力资源部每年年底发放员工《培训需求调查表》,部门负责人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将员工的《培训需求调查表》汇总,并于十二月底前上报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结合员工自我申报、人事考核、人事档案等信息,制定公司的年度培训计划。
6.2人力资源部分解年度培训计划,拟订季度培训计划,并制定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包括培训的具体负责人、培训对象、确定培训的目标和内容、选择适当的培训方法和选择学员和教师、制定培训计划表、培训经费的预算、编制课程清单等。实施方案经总经理办公会审批同意后,以公司文件的形式下发到各部门。
6.3员工参加培训前必须填写《员工培训审批表》,部门内部组织的不在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内的培训应由所在部门填写《部门计划外培训申请表》报人力资源部,经总经理办公会同意后,在人力资源部指导下由相关部门组织实施。
6.4对于临时提出参加各类外派培训或进修的员工,均要经所在部门负责人同意,填报《员工外派培训表》,公司领导批准后,报人力资源部备案。
7、培训实施与评估
7.1人力资源部负责培训活动的计划、实施和控制,基本程序如下:
培训需求分析 设立培训目标 设立培训项目 培训实施和评价。
7.2新员工入职培训
7.2.1社招人员的培训一般在上岗前或上岗后最长不超过十个工作日之内进行,培训时间安排在工作日内,一般为3个工作日;
7.2.2应届毕业生的新员工培训在上岗前进行,课程则较为全面和深入,培训时间安排在工作日内,一般为一周左右;
7.2.3各培训科目由相应部门的内部讲师资格人或负责人担纲主讲,根据需要还应负责考察试卷的编写和审阅;
7.2.4学员必须按时参加培训,严格遵守培训规范,并对培训效果进行反馈,客观公正的考评授课情况及讲师;
7.2.5如有必要,应以笔试的形式考核培训效果,成绩合格者方可顺利上岗;不合格者依具体情况进行补修或重试。
7.3实习生导师制的岗位培训
7.3.1此培训自新员工培训结束并通过考核之日起开始;
7.3.2毕业生实习任务及其导师由部门经理分配指定,并提前确认;
7.3.3实习生导师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必须是技术或业务骨干,有较丰富的本岗位工作经验;
具有较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 有较强的业务能力;
熟悉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程序文件及工作流程;
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7.3.4导师和实习生应共同参与订立试用期的工作目标、任务、及考核办法,整理成文并交人力资源部相关人员归档;
7.3.5实习生导师必须履行以下职责:
思想素质、企业文化的教育;
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工作疑难的解决和指导;
实习项目的指导;
对岗位培训效果的评价。
7.3.6对于培训效果进行双向考核,实习毕业生对导师的反馈意见,由人力资源部负责收集、测评和存档;对毕业生的考核评价可采用口试、笔试或实际操作考试等形式,结合日常工作报告的情况,由导师及部门经理负责,考核结果在人力资源部备案;
7.3.7对导师的考核与其绩效考核挂钩,依据考核结果给予适当的奖励、惩罚,对严重不称职的导师取消其资格;
7.3.8对毕业生的考核与转正定级挂钩,作为转正考评的主要参考因素,若考核不合格,则由部门负责安排延长岗位培训时间或调换岗位。
7.4内部培训
7.4.1充分挖掘公司内部可用资源,组建内部讲师团队;
7.4.2不断充实和完善内部培训课程,形成重点课程的逐渐固定和循环开设;
7.4.3学员课后需对培训效果进行反馈,交人力资源部存档;
7.4.4根据课程需要对学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将纳入员工绩效考核范围之内。
7.5外部培训
7.5.1培训课程的选择应结合公司的内部需求和外部资源,并严格审批权限;
7.5.2参加培训的人员的选择应突出目的性,结合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7.5.3培训相关资料(包括教材、讲义、证书等)必须在人力资源部备份存档;
7.5.4受训学员须配合培训负责人填写《外部培训实施记录》,并在人力资源部存档;
7.6参加公司内部集训的学员课程结束后需填写《内部培训反馈意见表》,交人力资源部存档;外出受训学员课程结束后填写《外部培训工作评价表》,并以适当的方式提出培训效果的反馈意见,包括对培训课程、讲师、及培训机构的整体水平的评价等,并交人力资源部存档;此外,视情况要求受训者写出培训总结,总结在思想、知识、技能、作风上的进步,与培训成绩一起放入培训档案。
7.7各部门相关人员应以适当的方式考察学员接受培训的效果,必要时可做长期追踪,人力资源部负责督促、跟进和记录的工作。
8、培训档案管理
8.1培训档案的建立及管理由人力资源部负责。
8.2建立公司培训工作档案。包括培训范围、培训方式、培训教师、培训往来单位、培训人数、培训时间、学习情况等等。
8.3建立员工培训档案。将员工接受培训的具体情况和培训结果详细记录备案,包括培训出勤记录、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内容、培训目的、培训效果自我评价,培训者对受训者的评语等等。
9、培训费用
9.1公司每年投入一定收入比例的经费用于培训。培训经费专款专用,根据公司效益状况可以适当增加数额。
9.2人力资源部依据培训计划对培训经费做统一预算,并根据实际实施情况定期调整,培训费用的审批权限在行政总监及以上。
9.3参加培训(进修)的公司员工,其学费、报名费、资料教材费用等一律先由本人支付,待获得合格证书后,方可回公司报销,否则不予报销(上级主管部门发文指令参加培训的除外)。技能培训的费用全部由公司承担,各类培训(进修)的费用公司和个人各承担50%。
9.4培训人员发生的交通费、食宿费,公司按照必须发生的最低标准来报销。
9.5所有培训费用的报销均需提供完整的《人员培训审批表》,作为报销凭证的附件。
10、培训出勤管理
10.1员工培训出勤管理由人力资源部负责。
10.2培训期间不得随意请假,如确因公或因私请假,必须填写请假单,并呈请相关主管核准后,报人力资源部,否则以旷工对待。因特殊情况不能及时请假者,必须向人力资源部申明,并补办请假手续。
10.3培训期间不得迟到、早退。迟到、早退按考勤制度处理,无故不到3次,还要取消其培训资格12个月。
10.4员工参加培训,必须在员工签到簿上亲笔签名以示出勤,严禁其他学员代签,一经发现,代签学员和被代签学员均以旷课处理。
10.5培训单位以签到簿为依据,将参训学员的上课记录登记在员工培训记录上,并由人力资源部归入培训档案中保存。
11、附表
11.1培训运作流程图
11.2《培训需求调查表》
11.3《部门计划外培训申请表》
11.4《员工外派培训申请表》
11.5《内部培训反馈意见表》
11.6《外部培训实施记录》
11.7《外部培训工作评价表》
11.8《人员培训审批表》
11.9《培训考勤表》
培训运作流程图
受训员工 部门负责人 人力资源部 总经理办公会
提出培训需求 汇总成部门培训计划
编制年度培训计划
否
审批
是
填写申请表 选派受训人员 发布培训通知
不合格
审批
合格
接受培训 安排员工参加培训
提交培训总结 完成培训记录
所有资料归档
培训需求调查表
姓 名 |
| 部 门 |
| ||
岗 位 |
| 学 历 |
| ||
工作任务(内容):
| |||||
自我评价(培训理由):
| |||||
个人培训要求:
| |||||
培训项目 | 培训方式 | 培训时间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培训方式指在岗、脱产、半脱产、业余。 |
部门计划外培训申请表
申请人 |
| 申请部门 |
|
培训费用预算 |
| 部门负责人签名 |
|
培训费用来源 | &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