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常情况下能够在猫咪身上生长的寄生虫包括体内寄生虫、体外寄生虫。猫咪常见的体外寄生虫包括耳螨、疥螨、蠕型螨、跳蚤等,体外寄生虫通常会引起猫咪出现明显的皮肤疾病症状。体内寄生虫常见于寄生在猫咪胃肠道内的寄生虫,例如滴虫、球虫等,通常会引起猫咪腹泻、呕吐等症状。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定期给猫咪做体内外驱虫。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猫猫的身体居然有这么多虫
猫猫的身体居然有这么多虫
常见的寄生虫种类:
体内:蛔虫、钩虫、绦虫、弓形虫等。
体外:跳蚤,虱子,蜱虫等。
体内寄生虫的危害
蛔虫病:会造成猫咪营养不良。小猫感染蛔虫,会毛发粗糙,呕吐,牙龈苍白,骨瘦腹凸等症状。成猫感染严重时,有可能会吐出虫子。
若蛔虫太多,甚至会造成肠道阻塞甚至破裂,而幼虫移行过程中,亦可能引发肝出血、胆道炎、肠穿孔并发腹膜炎等。
钩虫病:消化障碍、下痢和便秘交替发生、粪便带血或呈黑油状。食欲大减、时而呕吐,品食底。体况下降、消瘦、贫血。严重时导致昏迷和死亡。
绦虫病:很少引起临床症状,如果有临床症状,也只是轻微腹泻。
弓形虫病:一般没有症状,部分猫猫会出现腹泻不通过治疗就会慢慢好转。体质差的猫猫可能会出现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发热和黄应,也可能会和其他传染病混合感染。
体外寄生虫的危害
跳蚤
频繁抓挠皮肤,可见里色跳系在猫咪的皮肤上活动。
有黑色颗粒状粪便等症状。
虱子
被叮咬部位皮肤红肿痛,猫咪频繁抓挠导致该部位破溃。
引起皮肤过敏,导致猫咪出现过敏性皮炎,全身性的红疹。
蜱虫
皮肤表面有大小不一的虫体附着,并且被婢虫咬过的地方会发红,肿胀以及剧烈的癌痒,猫咪会不停的抓挠患处。
婢虫附着皮肤表面吸取大量的血液,严重会出现精神沉郁、极度贫血、黏膜苍白,反复发热等症状。
感染途径:
生活的环境、人(鞋袜衣物)。
母婴传染。
进食感染源(吃生肉、误食虫子蟑螂)。
接触感染源的粪便(弓形虫)。
皮肤感染。
驱虫时间:
体内: 1月/次 (高风险),3月/次 (低风险)。
体外: 1月/次 (高风险),3月/次 (低网险)。
高风险:常出门,吃生肉。低风险:不常出门,不吃生肉。
猫身上有寄生虫吗
猫身上有寄生虫,比如有跳蚤、虱子、蜱虫、螨虫、蛔虫等。
1、跳蚤
如果猫咪抓挠身体、焦躁不安,拨开猫咪的毛发在发根处可见黑色的点点,把黑点点放入水中会化开成红色,就说明猫咪患上了跳蚤,黑点是跳蚤的粪便,主要成分是猫咪的血,因此放在水中会化开。
跳蚤会吸食猫咪血液,除了让猫咪感觉瘙痒,更会造成猫咪贫血。要注意的是,如果猫咪患有跳蚤千万不要用手抓住后用指甲掐死跳蚤,这样跳蚤体内的绦虫卵就会飞溅出来粘在手上或衣服上,从而传染绦虫病。
2、虱子
虱子寄生于猫咪的体表,紧贴皮肤,为肉色或白色,需仔细辨认才能认出。虱子行动较跳蚤缓慢,但由于紧贴皮肤所以比跳蚤难抓。虱子会引起猫咪的皮肤炎症,严重的话会引起脱毛及猫癣。
3、蜱虫
蜱虫在狗身上寄生较多,但是也会寄生在猫咪身上。如果发现猫咪身上寄生了蜱虫,需要去宠物医院进行处理,如果硬要把蜱虫抓下来的话,蜱虫的口器会留在猫咪体内造成危害。
4、螨虫
寄生在猫咪身上的螨虫可分为疥螨和耳螨两种。疥螨寄生在猫咪的皮内,主要发生在猫咪的脸部、眼睑、和颈部,患部剧烈瘙痒、脱毛、皮肤发红,有疹状小结,表面有痂皮,严重时皮肤增厚、龟裂,有时病变部位继发细菌感染而化脓。
耳螨寄生在猫咪的耳内,使猫咪耳朵奇痒而抓挠,患病猫咪耳内油且有棕黑色污垢,会散发臭味,耳螨严重的猫咪会引起中耳炎甚至耳血肿。
5、蛔虫
蛔虫是猫咪最常见的胃肠道体内寄生虫。虽然蛔虫不会吸血,但会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导致幼龄动物生长迟缓,也很容易感染人类。
给猫咪驱虫小知识:
1、猫咪驱虫分为体内驱虫和体外驱虫。
2、体内驱虫主要使用含有吡喹酮、芬苯达唑、米尔贝肟等成分的药物。
3、其中米尔贝肟的驱虫谱比较广,同时对猫咪的消化系统刺激较小,一般作为体内驱虫的首选用药。
4、体内驱虫主要使用含有非泼罗尼、塞拉菌素等成分的药物,这两类药物难分伯仲,一般都可作为体内驱虫的药物,但是需要按照猫咪的体重合理用药,以免用药过量危害猫咪的健康。
5、未成年的猫咪建议每个月做一次体内、体外驱虫,这样可以保证猫咪健康成长。
6、成年后的猫咪可以3个月做一次体内驱虫,2-3月做一次体外驱虫。
猫身上长的黑色芝麻大小的虫子是什么虫子?还会跳会跑,好像还没有芝麻大,求专家解答。
跳蚤。
1、跳蚤(昆虫纲蚤目的昆虫)
跳蚤为属于蚤目(Siphonaptera)的完全类。俗称革子,跳蚤是小型、无翅、善跳跃的寄
生性昆虫,成虫通常生活在哺乳类动物身上,少数在鸟类。触角粗短。口器锐利,用于吸吮。
2、除跳蚤
(1)消灭跳蚤的最佳对策是保持猫咪身体的清洁。
(2)不喜欢洗澡的猫咪,给它用猫咪专用的跳蚤粉。
3、生态习性
跳蚤的生活史为完全性,分为卵、幼虫、蛹茧及成虫四期,只有成虫才营寄生生活。跳
蚤与宿主:跳蚤为动物或人的体外寄生虫,最大量最普温的宿主是啮齿动物,狗、猫或人也
为某种跳蚤的主要宿主。雌雄成虫均须吸血,雌蚤不吸血就不能产卵。在自然条件下,开皇
客蚤每天至少吸血2-3次。各种蚤类对宿主的选择性和吸血的特异性并不那么严格,一些蚤
宿主此较广泛(如开皇客蚤),因此可经常更换宿主。
猫身上的寄生虫有哪些?怎么驱虫?
一、猫咪常见的体外寄生
猫咪常见的体外寄生虫有跳蚤、虱子、蜱虫、螨虫等,会导致猫咪出现皮肤瘙痒、掉毛、频繁抓挠或啃咬身上某处、毛发粗乱、性格暴躁等症状。
跳蚤、蜱虫等吸血性体外寄生虫感染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猫咪贫血、营养不良等。而螨虫往往是引起各种皮肤病症状,如皮肤出现红疹、脓包、掉毛、结痂等。
猫咪感染的体外寄生虫通常是由铲屎官从外面带回来的,比如经过草丛时鞋底或衣角沾上了虫卵,买回来的鲜花或绿植上有寄生虫等。
二、猫咪常见的体内寄生虫
猫咪常见的体内寄生虫有线虫、蛔虫、绦虫、钩虫、心丝虫、弓形虫、球虫、滴虫等,体内寄生虫感染于肠道时,通常会引起猫咪呕吐、腹泻、粪便里有虫、消瘦、精神萎靡等症状,寄生虫感染于肺部、心脏等部位时,则会引起咳嗽、气喘、容易疲劳、精神不振等症状。
猫咪的体内寄生虫感染的渠道较多,可能是由母体传播、蚊虫叮咬、喂食生肉、喝生水等渠道感染的。
三、猫咪怎么驱虫?
常规的体外驱虫可以使用含有非泼罗尼和伊维菌素成分体外驱虫药,如普安特的非泼罗尼滴剂和阿维菌素透皮溶液等,一般幼猫建议一个月进行一次体外驱虫,成年猫可以2-3个月体外驱虫一次。
常规的体内驱虫药可以选择普拿杜阿苯达唑片,可驱杀蛔虫、绦虫、线虫等常见寄生虫,预防球虫和弓形虫可以使用磺胺二甲嘧啶片;预防肠胃线虫,蠕虫,心丝虫可以选择盐酸左旋咪唑片。一般建议2-3个月给猫咪做一次体内驱虫,经常吃生肉的猫要适当增加一下驱虫频率,可1-2个月做一次内驱。
日常生活中,猫咪的大部分疾病都是由寄生虫感染导致的,所以猫咪日常驱虫工作真的非常重要,各位铲屎官一定不能偷懒。如果发现猫咪有异常症状,要及时咨询在线宠物医生或去宠物医院检查和治疗。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