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身份证构成犯罪,根据刑法规定,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如果情节严重,则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伪造身份证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侵犯国家机关的管理活动和信誉,故意伪造、变造、买卖或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以上是伪造身份证罪的主要内容。
法律分析
一、行为人伪造身份证判多久?
行为人伪造居民身份证构成犯罪的,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居民身份证是公安机关颁发给具有一定资格公民的证件,因而也属于国家机关的证件的一种,但立法者出于对居民身份证制度的有效管理,单列其为一罪,有利于惩治这类犯罪。
伪造身份证件罪的具体判罚标准如下:
1、触犯本罪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2、如果存在严重犯罪情节的,则应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伪造身份证件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该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该罪;
2、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和信誉;国家机关制作的公文,使用的印章和证件,是其在社会的一定领域、一定的方面实行管理的重要凭证和手段。任何伪造、变造国家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都会影响其正常管理活动,损害其名誉;
3、该罪在主观方面只能出于直接故意,间接故意或过失不构成该罪;
4、该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以上四个构成要件,缺一不可,否则就不构成该罪。
结语
伪造身份证件罪是一项严重的犯罪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行为人伪造居民身份证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的刑罚。这一规定有助于有效打击伪造身份证件的犯罪行为,维护了居民身份证制度的有效管理。根据刑法的具体规定,如果犯罪情节严重,刑罚将更为严厉。伪造身份证件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客体、主观和客观方面的要素,缺一不可。对于任何伪造、变造、买卖或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都将对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和信誉造成损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2011修正):第二章 申领和发放 第十条 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应当填写《居民身份证申领登记表》,交验居民户口簿。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2011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居民身份证使用规范汉字和符合国家标准的数字符号填写。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居民身份证用汉字登记的内容,可以决定同时使用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文字或者选用一种当地通用的文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2011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居民身份证登记的项目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号码、本人相片、指纹信息、证件的有效期和签发机关。
公民身份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由公安机关按照公民身份号码国家标准编制。
公民申请领取、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应当登记指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