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与合同是指赠与人将其财产无偿转让给受赠人,受赠人接受并承担相应义务的合同。在订立赠与合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1.赠与合同的内容应具体明确,避免模糊或不明确的表述;2.赠与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应清晰明确,避免产生歧义或纠纷;3.赠与财产的种类、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应明确,避免产生争议;4.赠与合同中权利义务的有效期应明确,避免过期或失效;5.赠与合同中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应同时具备,避免只有部分
法律分析
在订立赠与合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1. 赠与合同的内容应具体明确,避免模糊或不明确的表述。
2. 赠与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应清晰明确,避免产生歧义或纠纷。
3. 赠与财产的种类、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应明确,避免产生争议。
4. 赠与合同中权利义务的有效期应明确,避免过期或失效。
5. 赠与合同中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应同时具备,避免只有部分权利或义务的情况。
6. 赠与合同中应明确约定争议解决方式,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和争议。赠与合同主要包括:合同当事人双方、赠与的财产名称、财产目前状况、赠与合同履行的时限以及方式、赠与是否附条件以及什么条件、赠与合同的违约责任以及争议解决方式。
2、从赠与人的角度考虑,若赠与行为在交付财产或转移权利之前有可能撤销,建议不对赠与合同进行公证,因为一旦公证将很难撤销;从受赠人的角度考虑,若担心赠与人在赠与财产权利转移之前撤销赠与,则应积极劝说赠与人将赠与合同进行公证。
3、如果赠与人在赠与财产时对受赠人有一定的要求,则可作为一个赠与的条件。如果受赠人无法满足赠与人提出的条件,或者受赠人的行为让赠与人不满意,则赠与人可以名正言顺的拒绝履行赠与义务。
4、赠与的财产依法需要办理登记等手续的,应当约定办理有关手续的内容。
5、赠与人应在赠与合同中说明赠与财产存在的瑕疵,否则由此给受赠人造成损失的将承担责任。
二、赠与合同的内容有哪些
1、赠与双方当事人的名称或姓名、地址。
2、赠与财产的名称、种类等。如果一次赠与的财产是多种的,双方应当分别写明每一种财产。
3、赠与财产的数量。一次赠与不同种类财产的,应分别载明每一种财产的数量。
4、赠与财产的质量情况。在附条件的赠与中尤其应当写明财产质量情况。
5、赠与人交付财产的时间、地点和方式。
6、附条件的赠与,应写明受赠人所负的义务。
7、需要办理赠与的财产登记等手续的,应说明办理有关手续的期限和要求。双方就这方面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关于财产所有权转移时间等的规定。
8、赠与人的撤销权行使条件。当事人可以对撤销权进行约定,也可以不约定。在未约定情况下,当发生法律规定的事实时,赠与人仍可依法行使撤销权,撤销赠与合同。
9、合同纠纷的解决办法。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由双方协商确定。
10、双方约定的其他条款。例如,当事人认为需要向公证部门办理公证的,可以约定办理公证的时间等有关内容。
结语
在签订赠与合同时,赠与人和受赠人都需要仔细阅读并理解合同内容,确保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得到充分明确。同时,为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争议,赠与合同中应尽可能详细约定各项条款,包括赠与财产的具体情况、赠与人的权利和义务、赠与合同的有效期等。另外,赠与人在赠与财产时可以设置一定的条件,而受赠人则需要积极回应赠与人提出的要求。如果赠与合同中未对某些事项进行明确约定,可以考虑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进行公证,以保证赠与合同的有效性。最后,双方在签订赠与合同时,还需要明确合同纠纷的解决办法以及向公证部门办理公证的时间等细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 第三百一十一条 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受让人依据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
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适用前两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章 共有 第三百零六条 按份共有人转让其享有的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份额的,应当将转让条件及时通知其他共有人。其他共有人应当在合理期限内行使优先购买权。
两个以上其他共有人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共有份额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章 共有 第三百零八条 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没有约定为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除共有人具有家庭关系等外,视为按份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