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母的词语解释是:声母shēngmǔ。(1)汉字一个字起头的音叫声母,其余的音叫韵母。大部分字的声母是辅音声母,如行(xíng)的起头字母“x”,只有小部分的字拿元音起头(就是直拿韵母起头),它的声母叫“零声母”,如“爱”(ài)、“鹅”(é)、“欧”(ōu)等字。 结构是:声(上下结构)母(独体结构)。 注音是:ㄕㄥㄇㄨˇ。 拼音是:shēng mǔ。
声母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⒈汉字字音的一部分。指一个汉字音节开头的音。大部分字的声母是辅音,只有小部分字以元音开头,其声母称“零声母”。
二、国语词典
对韵母而言,指标声的字母。如国语注音符号的ㄅ、ㄆ、ㄇ、ㄈ等。
三、网络解释
声母声母,是使用在韵母前面的辅音,跟韵母一齐构成的一个完整的音节。其他汉藏语系语言也有类似的结构。一般由辅音充当,即首辅音。辅音的主要特点是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要分别受到各种阻碍,因此可以说,声母发音的过程也就是气流受阻和克服阻碍的过程。声母通常响度较低、不可任意延长、而且不用于押韵。汉语各大方言的声母数量不一。一般说来,吴语和湘语比较好地继承了中古汉语的三十六声母。各地湘语和吴语的声母常达到29-35个。闽语系统的声母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地闽语的声母普遍都在15个左右波动。而以粤语和官话(包括普通话)为代表的晚期方言,声母数量一般在20个上下,普通话的声母即为23个。赣语和客家话的声母数量比粤语和官话略少。我们可以在今天的汉语方言中找到一个非常明显的规律,一种汉语方言的声母越少,则韵母往往越多,声母和韵母的数目呈现出互补关系。比如潮州话的韵母接近90个,它的声母就只有15个。若干中部吴语如义乌话的声母在30个左右,韵母就减少为不到40个。而部分湘语如祁阳话的声母多达35个,韵母就相应地缩减到27个。这种有趣的现象,体现了一种整齐的深层次规律与一种惊人的和谐之美。引起了语言学家极大的关注。此外,在汉藏语系的其他各大语言如藏语之中,也存在与此相似规律。这一规律分布的广泛性,说明了汉藏语系内部高度的同源关系。声母表: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
关于声母的近义词
关于声母的成语
孟母三迁 哀哀父母 恩同父母 漂母进饭 贤母良妻 恩逾慈母 水母目虾 贤妻良母 思妇病母
关于声母的词语
恩逾慈母 漂母进饭 水母目虾 贤妻良母 贤母良妻 父母官 母老虎 母夜叉 父母国 思妇病母
关于声母的造句
1、古汉语中存在复辅音声母,已被许多学者、专家提出,但尚未定论。
2、我回想哪些同学的姓里有下面这些声母?
3、当时卢戆章把它称为“切音新字”,“用拉丁字母及其变体来拼厦门音,声韵双拼,左右横写,声母在右,韵母在左,另加鼻音符号和声调符号”。
4、梅州客家话齿音声母的分合表现,具有典型的汉语类型学的意义。
5、在声母方面,城、乡方言数量完全相同,但在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上两地有着细微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