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阵的基础解释是:亦作/'三陈/'。指天阵﹑地阵﹑人阵。
三阵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三阵详细内容】
⒈亦作“三陈”。指天阵、地阵、人阵。引《六韬·三陈》:“武王问太公曰:‘凡用兵,为天陈、地陈、人陈,奈何?’太公曰:‘一向一背,此谓天陈;丘陵水泉,亦有前后左右之利,此谓地陈;用车用马,用文用武,此谓人陈。’武王曰:‘善。’”《新唐书·员半千传》:“高宗御武成殿,问:‘兵家有三阵,何谓邪?’众未对,半千进曰:‘臣闻古者星宿孤虚,天阵也;山川向北,地阵也;偏伍弥缝,人阵也。臣谓不然。夫师以义出,沛若时雨,得天之时,为天阵;足食约费,且耕且战,得地之利,为地阵;与三军士如子弟从父兄,得人之和,为人阵。捨是,则何以战?’帝曰:‘善。’”
二、网络解释
三阵三阵,sānzhèn,亦作“三陈”。指天阵、地阵、人阵。《三阵》是古代军事著作《六韬》里记载的一篇文章,记录在“虎韬篇”——主要是论战争环境以及武器与布阵。本篇论述了布列阵势的方法,首先介绍了天阵,即根据各种天象布列阵势;接着介绍了地阵,即根据各种地形布列阵势;最后介绍了人阵,即根据武器装备和部队的实际情况布列阵势。
三、综合释义
亦作“三陈”。指天阵、地阵、人阵。《六韬·三陈》:“武王问太公曰:‘凡用兵,为天陈、地陈、人陈,奈何?’太公曰:‘一向一背,此谓天陈;丘陵水泉,亦有前后左右之利,此谓地陈;用车用马,用文用武,此谓人陈。’武王曰:‘善。’”《新唐书·员半千传》:“高宗御武成殿,问:‘兵家有三阵,何谓邪?’众未对,半千进曰:‘臣闻古者星宿孤虚,天阵也;山川向北,地阵也;偏伍弥缝,人阵也。臣谓不然。夫师以义出,沛若时雨,得天之时,为天阵;足食约费,且耕且战,得地之利,为地阵;与三军士如子弟从父兄,得人之和,为人阵。捨是,则何以战?’帝曰:‘善。’”
四、汉语大词典
亦作“三陈”。指天阵、地阵、人阵。《六韬·三陈》:“武王问太公曰:‘凡用兵,为天陈、地陈、人陈,奈何?’太公曰:‘一向一背,此谓天陈;丘陵水泉,亦有前后左右之利,此谓地陈;用车用马,用文用武,此谓人陈。’武王曰:‘善。’”《新唐书·员半千传》:“高宗御武成殿,问:‘兵家有三阵,何谓邪?’众未对,半千进曰:‘臣闻古者星宿孤虚,天阵也;山川向北,地阵也;偏伍弥缝,人阵也。臣谓不然。夫师以义出,沛若时雨,得天之时,为天阵;足食约费,且耕且战,得地之利,为地阵;与三军士如子弟从父兄,得人之和,为人阵。舍是,则何以战?’帝曰:‘善。’”
五、关于三阵的造句
1、战况最危急时,我方四分之三阵地失守,但中国军队拼死不退,预备队用完后,通讯兵、担架兵组成敢死队上场拼杀。
2、首先研究了在深海环境下,采用基于三阵元垂直线列阵的水声探测系统进行水下目标深度测量的基本原理。
3、“一条飞龙出昆仑,摇头摆尾过三门。吼声震裂邙山头,惊涛骇浪把船行。”“三气周瑜在江东,诸葛亮将台祭东风。祭起东风连三阵,火烧曹营百万兵。”。
4、就这么四句唱腔,竟然激起了三阵掌声和一阵笑声。
5、今晚的选前之夜,高雄三阵营将精锐尽出。
6、第二阵布置在钟撞堂山和大圣院、十王堂附近,第三阵为晴贤本阵,布设在弥山、驹之林的山岳地带。
六、关于三阵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