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羽毛灯:别名羽鳍灯_一线灯_黄羽毛旗_白羽毛灯_单线半线脂鲤,为鲤形目、脂鲤科、半线脂鲤属、线脂系列品种,原产于南美洲苏里南、特立尼达、委内瑞拉及圭亚那等地。野生于靠近海岸线的淡水流域中。1858年命名。外形与公主灯也有些相似,两者的区分在于体侧纵线:公主灯为黄、黑并排的两条彩线,羽鳍灯为一条银线。另外公主灯的背鳍上有橘红色,而羽鳍灯的背鳍、臀鳍都只有黑白两色。
形态及体色与柠檬灯有些相似,身体及鳍翅呈淡黄色,长着橙红色尾鳍,臀鳍有一道细长黑色条纹,背鳍由内至外呈红黑黄三色。它的名字源于英文翻译,形容它游泳时抖动的黄白相间的背鳍和臀鳍,如同鸟类飞行时的翎羽。
生存环境:中性 ;最大长度:5cm ;形状分类:菱形 ;颜色分类:黄色_绿色 ;活动区域:中层 ;饲养难度:中等 ;性情习性:温和 ;适宜温度:25℃±3℃ ;酸碱范围:6.8±0.3(PH) ;硬度范围:8±3(DH) ;寿命年限:3年 ;食物饲料:杂食
黄羽毛灯形态特征:
体长约5cm,侧扁略呈菱形,头小,呈三角形,眼中大。体色非常朴素,为透明的棕色,腹腔部位有透明物质包裹,体侧无彩色装饰,只有体轴一条银线,故也被称为“一线灯”。背鳍上端、臀鳍前缘带有黑斑。眼白色,瞳孔黑色。
黄羽毛灯饲养方法:
对水质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PH6-7.8,硬度dH8-20。
黄羽毛灯繁殖方式:
卵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