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黄尾鲴_黄尾_黄片_黄鱼_黄条_黄川_黄姑子_板黄鱼_沙姑子_川条子_黄尾密鲴百科图片_饲养繁殖_雌雄鉴别

黄尾鲴_黄尾_黄片_黄鱼_黄条_黄川_黄姑子_板黄鱼_沙姑子_川条子_黄尾密鲴百科图片_饲养繁殖_雌雄鉴别

来源:尚车旅游网

黄尾鲴:别名黄尾_黄片_黄鱼_黄条_黄川_黄姑子_板黄鱼_沙姑子_川条子_黄尾密鲴,为鲤形目、鲤科、鲴属、鲤鱼系列品种,原产于亚洲中国,珠江、长江、黄河及东南沿海、海南岛各支流水系均有分布,野生于江河、湖泊的底层或中下层,以下颌角质边缘刮食底层着生藻类,或以高等植物碎屑、腐殖质为食。背侧灰色,腹部白色,鳃盖后缘有一条浅黄色的斑块,尾鳍桔黄色。

淡水中小型鱼类,我国著名的河鲜野味。体长稍扁,头小、尖,吻端圆突,口近下位。与银鲴同属,且形态比较相似,容易混淆。区别为:本种体相对高、厚,鳞片数量较多,新鲜时尾鳍黄色,分布范围也较银鲴狭小,较为稀有。

生存环境:中性 ;最大长度:35cm ;形状分类:梭形 ;颜色分类:黄色_灰色 ;活动区域:底层 ;饲养难度:中等 ;性情习性:温和 ;适宜温度:24℃±3℃ ;酸碱范围:6.8±0.3(PH) ;硬度范围:6±4(DH) ;寿命年限:25年 ;食物饲料:藻类

黄尾鲴形态特征:

体长侧扁,35cm左右,最长可达40cm,一般2年鱼约20cm。头小。吻钝。口下位,略呈弧形,下颌前缘有薄的角质层。眼较大,侧上位。眼后头长大于吻长。鼻孔位于眼的前上部,至吻端与至眼前缘的距离约相等。鳞中大,侧线完全,在胸鳍上方略下弯,向后伸入尾柄中央。背鳍起点约与腹鳍起点相对或稍前。尾鳍叉形。鳃耙短,呈三角形,排列紧密。鳃盖骨后缘有一浅黄色斑块,尾鳍呈黄色,固定标本黄色消褪。

黄尾鲴饲养方法:

最适生长水温22℃-24℃,耐氧能力近似白鲢。人工饲养池塘养殖可投喂糠、麸。幼鱼阶段的食性随生长而变化。依次为裸腹溞、摇蚊幼虫、裸藻、蓝绿藻等。成鱼的主要食物为大量的腐屑和极少数的着生硅藻、颤藻。成鱼的食物营养价值较差,所以成鱼周年摄食,摄食量大。在自然界中,黄尾鲴1龄鱼可达100-200克。

黄尾鲴繁殖方式:

卵生。2年性成熟,4-6月产卵。生殖季节亲鱼群集溯游到浅滩处产卵,卵粘性。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