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可以委托律师。律师接受劳动者的委托,参与劳动争议仲裁,是法律所规定的律师业务之一。因此,劳动者可以在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后,委托专业的律师为自己进行代理。仲裁阶段的律师,可以帮助劳动者缕清思路,整理证据资料,出庭参与辩论,对于劳动者在仲裁阶段胜诉具有一定的帮助。
一、民事诉讼委托律师是否可以起诉
1、律师参与诉讼,除涉及人身关系的案件外,委托人不必出庭。
2、律师参与诉讼,发现案件走向偏离法律程序时,律师可以提出纠正意见,审判程序的合法是委托人实体权利得到保障的前提和基础。
3、律师参与诉讼,可通过自身诉讼经验在庭审中支持自身主张,反驳对方主张。可以通过自身对举证责任规定的掌握,对于对方无证据证明的事实进行有力反驳,对于自身无证据证明的事实,努力让法庭采纳,在无把握让法庭采纳的情况下,尽量不主张。
4、律师参与诉讼,可通过自身调解经验在庭审调解阶段为委托人争取时间效益、金钱效益,舍小利取大利。
5、律师可通过自身对诉讼程序的熟练掌握,合法的加速或拖延案件进程,以维护委托人权益。
6、律师可通过自身诉讼经验,通过民事案件管辖权异议制度、民事案件回避制度、二审终审制度及民事再审制度反复消磨对方耐性,在作为被告的代理人时,此方法甚为有效。
7、律师可通过自身诉讼经验,在整个庭审过程中,尤其是法庭辩论阶段,争取让法院采纳本案关键事实及法律依据。在一审中奠定案件法律事实及法律依据,打消对方上诉想法,大大降低改判几率和发回重审几率,在作为原告的代理人时,此方法甚为有效。
二、律师的诉讼业务与非诉讼业务
律师的业务分为诉讼和非诉讼两大类。
诉讼,俗称“打官司”,律师可以在民事诉讼案件(包括经济纠纷案件)、行政诉讼案件及刑事诉讼案件中担任当事人的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
在民事及行政诉讼案件中,律师可以为当事人确定怎样打这场官司的方案,为当事人书写起诉状、答辩状、上诉状,为当事人收集、提供证据,参加法庭审理。整个诉讼过程,从立案直到领取判决书,律师都可以全程代理,当事人可以把案件的所有事项委托给律师办理。除法律规定当事人必须亲自参加开庭的案件(如离婚案件)外,当事人没有时间或不在本地,可以不必亲自参加开庭,而由律师出庭即可。整个庭审过程也由律师为当事人宣读诉状、答辩、提交证据、质证、发表有利于己方当事人的辩论意见,代理当事人与对方进行调解,确定有利于己方当事人的调解方案。在整个过程中,有专业律师为当事人据理力争及出谋划策,当事人完全不用操心和担心。
在刑事诉讼案件中,律师可以为被指控犯罪的被告人提供辩护。律师通过认真细致的工作,从繁杂的案件材料中提取出对被告人有利的事实和情节,为被告人作从轻、减轻、免除处罚或无罪的辩护。由于被告人被限制了人身自由以及对法律知之甚少,此时律师的辩护对被告人尤为重要。没有律师的辩护,被告人在法庭上基本上不懂为自己辩护,很可能因此失去得到从轻处罚的机会。此外,律师还可以到看守所会见被告人,而被告人的亲属在判决生效前是见不到他的。律师还可以担任刑事案件受害人的代理人,代理受害人处理赔偿事宜。
诉讼业务以外的业务称为非诉讼业务,包括担任法律顾问,参加调解、仲裁(经济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就专项法律事务进行调查、代写各种法律文书等。非诉讼是律师新兴的法律服务领域,没有具体的界限。现在许多人买房买车,与对方合作前都知道要寻求律师帮助。在启动一个重大项目时都委托律师进行法律方面的可行性分析和研究,由律师出具法律意见书。现在律师的非诉讼业务范围正在逐渐扩大,只要当事人认为该事项涉及法律责任或需要进行法律上的预测及评估,都可以委托律师处理。
三、劳动纠纷可以是侵权吗
若是劳动侵权,则是可以直接处理的。发生劳动侵权有三种解决方式:第一是协商,劳动者本人或者委托律师与用人单位自行协商,也可请工会或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和解。第二是仲裁,劳动者书面申请劳动争议仲裁,仲裁时效期间为一年,可以委托律师代理参加仲裁活动。自仲裁申请之日起最迟60天内作出裁决。第三是诉讼,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律师法》第二十八条律师可以从事下列业务:
(一)接受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委托,担任法律顾问;
(二)接受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当事人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
(三)接受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者依法接受法律援助机构的指派,担任辩护人,接受自诉案件自诉人、公诉案件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
(四)接受委托,代理各类诉讼案件的申诉;
(五)接受委托,参加调解、仲裁活动;
(六)接受委托,提供非诉讼法律服务;
(七)解答有关法律的询问、代写诉讼文书和有关法律事务的其他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