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过失犯罪与间接故意犯罪相同的之处有哪些?

过失犯罪与间接故意犯罪相同的之处有哪些?

来源:尚车旅游网

本文探讨过失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的共同点和区别。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主观方面和结果方面。过失犯罪主观恶性较小,而故意犯罪主观恶性较大。在结果方面,过失犯罪以发生危害结果为要件,而故意犯罪并非一概要求发生危害结果。刑法对过失犯罪和故意犯罪的规定不同,过失犯罪只有在刑法分则条文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才能负刑事责任,而故意犯罪则是一律要求负刑事责任。最后,过失犯罪负刑事责任的根据行为人本来应该也能够正确地认识一

法律分析

一、过失犯罪与间接故意犯罪有哪些共同点?

间接故意和过失的相同之处:二者都是预见到了危害结果可能发生.

不同点是:间接故意是在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采取的态度是放任,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漠然,认为发生危害结果也无所谓,采取这种放任的态度,漠视危害结果的发生,就是间接故意,

而过失犯罪是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但是轻信可以避免.在主观上,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

二者的区别就在于主观上对危害结果的态度不同.由于这种态度的不同,对社会的危害就不同,所以,在量刑上过失犯罪就比间接故意轻一些.

二、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区别:

1、主观方面明显不同。

2、结果在定罪时所起作用有所不同。

3、从处罚方面看,过失犯罪的法定刑明显低于故意犯罪。

由于过失的主观恶性明显小于故意,所以刑法对过失犯罪的规定不同于故意犯罪,具体如下:

A.过失犯罪均以发生危害结果为要件,而故意犯罪并非一概要求发生危害结果。过失犯罪情况下,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既不追求,也不放任,而是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却轻信能够避免,主观上根本反对发生这种危害结果,因而主观恶性较故意犯罪要小得多

B.刑法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责任”,“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体现了刑法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以处罚过失犯罪为特殊的精神。过失犯罪只有当行为已经给社会造成危害结果的情况下,才能构成犯罪。如果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就不存在过失犯罪

C.刑法对过失犯罪规定了较故意犯罪轻得多的法定刑。过失犯罪只有在刑法分则条文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才能负刑事责任。如果刑法分则条文没有规定的,无论某一过失行为危害程度如何,都不能构成犯罪。

过失犯罪负刑事责任的根据行为人本来应该也能够正确地认识一定的行为与危害社会的结果之间的联系,进而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避免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但他却在自己自由意志的支配下,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利益采取了极不负责的态度,从而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危害社会的结果,因此,国家就有充分的理由要求过失犯罪的行为人对自己严重不负责任的态度支配之下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拓展延伸

过失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是两种不同的犯罪形态,但它们也有一些共同点。首先,这两种犯罪行为都会导致行为人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其次,这两种犯罪行为都会对受害者造成一定的伤害,甚至导致其死亡或者丧失财产。此外,过失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在主观方面也存在一些相似之处,比如行为人都有疏忽大意或者不认真思考的过错。因此,在法律上,过失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都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结语

过失犯罪与间接故意犯罪在主观上存在明显差异,而过失犯罪比间接故意犯罪更容易被定罪。刑法对过失犯罪和故意犯罪的规定也有所不同,其中过失犯罪更轻,处罚更为温和。行为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避免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