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多国家的行政区划边界通常以自然地理特征如山川为基准,线条曲折复杂。然而,美国的州界却大多呈现出整齐的直线,这种划分背后有着独特的历史原因。在17世纪至18世纪30年代,英国殖民者在北美东部建立了13个殖民地。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通过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这些殖民地独立,这些成为了美国最初的13个州,它们的边界形状各异,并不规则。与此同时,英国还将密西西比河以东、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的土地划归美国。对于这些新获得的土地,美国在1785年的土地法中规定,土地应按照长方形进行测量,划分为36平方英里的区块,每个区块设为一个城镇区域。再将多个大方块划分为36个小方块,每个小方块1平方英里,形成一个分区。这种划分方式自然地产生了笔直的边界。美国独立后,其领土不断向西部和南部扩张,从最初的13个州增长至现在的50个州。新获得的土地的处理方式,继续沿用1785年的土地法条例,从而保持了美国某些州界整齐的直线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