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肾脏功能不佳的早期症状通常不明显,易被忽视。患者可能在感到身体明显不适后才就医,此时肾脏病可能已较严重,甚至需紧急进行血液透析。因此,美国《健康》杂志提醒,以下10个常见症状应引起高度警觉:
- 体力下降:废物难以通过尿液排出,可能导致精神不振、疲劳和乏力。
- 消化问题:肾病可能导致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流失,引发食欲不振、腹胀等消化系统不适。
- 恶心和呕吐:肾功能衰竭时,血液中尿素氮升高,肠道细菌分解尿素产生氨,刺激胃肠道引起恶心和呕吐。同时,夜尿增多和水分丢失可能导致早晨恶心、呕吐加剧。
- 泡沫尿: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形成泡沫尿。
- 排尿异常:正常人每天排尿4-6次,尿量约800-2000毫升。尿量或排尿次数异常,应引起注意。
- 蛋白尿或潜血:尿常规检查可发现蛋白尿或潜血,是肾脏疾病的明显征兆。
- 贫血:肾脏参与分泌造血激素,肾功能受损可能导致贫血。
- 高血压:高血压可能导致肾脏损害,反之亦然。
-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尿酸过多可能在肾脏沉积,导致肾功能损害。
- 尿路感染:长期尿路感染可能损害肾功能。
2. 如何调养肾功能:
- 饮食清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青菜、芹菜、菠菜、黄瓜、西红柿、苹果、生梨等。
- 高蛋白饮食:病情好转时,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如牛奶、鸡蛋、鱼、精瘦肉、豆制品等。
- 补充微量元素:适量摄入含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海藻、牡蛎、香菇、芝麻、大枣、杞子等。
- 中药调理:可选择合适的中药,如蚬子汤、柠檬、菊花茶、金银花和甘草煎汤,加入黑砂糖饮用。
- 保持良好情绪:保持乐观情绪,避免长期或强烈的情绪波动影响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