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徒的繁体是:僧徒。
僧徒的拼音是:sēng tú。注音是:ㄙㄥㄊㄨˊ。词性是:名词。结构是:僧(左右结构)徒(左右结构)。
僧徒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僧徒详细内容】
僧侣、和尚的通称
二、网络解释
僧徒僧徒是汉语词语,读音是sēngtú,是僧侣、和尚的通称。
三、综合释义
僧人,僧众。《魏书·释老志》:“太祖闻其名,詔以礼徵赴京师,后以为道人统,綰摄僧徒。”唐韩愈《送僧澄观》诗:“皆言澄观虽僧徒,公才吏用当今无。”胡蕴玉《<中国文学史>序》:“姚刑部曰:‘唐之世,僧徒不通於文事,书其师语以俚俗之语録。宋世儒者弟子,盖过而效之。’”僧徒[sēngtú]佛教的出家人。唐.白居易〈留题天竺灵隐两寺〉诗:「僧徒多怅望,宾从亦裴回。」《董西厢.卷一》:「由是僧徒知生疏于财而重于义,过善之,乃呼知事僧引于塔位一舍后。」也称为「僧众」。
四、其他解释
亦称僧侣。徒,众也,僧人众多,故称徒。唐、释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一》:「伽蓝百余所,僧徒五千余人。」;唐、白居易〈留题天竺灵隐两寺〉诗:「僧徒多怅望。」
五、关于僧徒的近义词
六、关于僧徒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