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栎的简体是:樗栎。
樗栎的拼音是:chū lì。注音是:ㄔㄨㄌ一ˋ。结构是:樗(左右结构)栎(左右结构)。
樗栎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樗栎详细内容】
1.《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又《人间世》:'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曰:'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后因以'樗栎'喻才能低下。2.用为自谦之辞。
二、基础解释
1.才能低下。2.用为自谦之辞。
三、网络解释
樗栎樗栎,典故名,典出《庄子集释》卷一上〈内篇·逍遥游〉和〈内篇·人间世〉。樗和栎指两种树名,古人认为这两种树的质地都不好,不能成材。后因以“樗栎”喻才能低下。用亦为自谦之辞。
四、国语辞典
樗和栎都是木质粗松的木头,虽大而无用。见《庄子.逍遥游》、《庄子.人间世》。后以樗栎比喻无用的人。
五、关于樗栎的成语
樗栎庸材 伯道无儿 不齿于人 不名一钱 不期而然 不期然而然
六、关于樗栎的造句
1、因为创作需要作家主体意识的觉醒,需要作家独特个性的张扬;而对于受众来说,他们希望接受的正是那种“荆木特立”,而非“樗栎庸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