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束马悬车怎么念

束马悬车怎么念

来源:尚车旅游网

束马悬车的拼音是:shù mǎ xuán chē。

束马悬车的注音是:ㄕㄨˋㄇㄚˇㄒㄨㄢˊㄔㄜ。词性是:成语。词语解释是:束:捆,绑。悬:挂。包裹马足,挂牢车子,以防滑跌倾覆。形容路险难行。束马悬车[shùmǎxuánchē]⒈亦作“束马县车”。⒉包裹马足,挂牢车子,以防滑跌倾覆。形容路险难行。引证解释是:⒈亦作“束马县车”。包裹马足,挂牢车子,以防滑跌倾覆。形容路险难行。引《管子·封禅》:“束马悬车,上卑耳之山。”尹知章注:“将上山,缠束其马,悬钩其车也。”《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乌丸三种,崇乱二世,袁尚因之,逼居塞北,束马县车,一征而灭,此又君之功也。”。汉语大词典是:亦作“束马县车”。包裹马足,挂牢车子,以防滑跌倾覆。形容路险难行。《管子·封禅》:“束马悬车,上卑耳之山。”尹知章注:“将上山,缠束其马,悬钩其车也。”《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乌丸三种,崇乱二世,袁尚因之,逼居塞北,束马县车,一征而灭,此又君之功也。”。7、国语辞典是:裹缠马脚,绑牢车子,以防走在颠簸路时散落滑倒。形容山路险隘难行。束马悬车[shùmǎxuánchē]⒈裹缠马脚,绑牢车子,以防走在颠簸路时散落滑倒。形容山路险隘难行。引《管子·封襌》:「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上卑耳之山。」《晋书·卷三四·羊祜传》:「蜀之为国,非不险也,高山寻云霓,深谷肆无景,束马悬车,然后得济,皆言一夫荷戟,千人莫当。」成语解释束马悬车。8、辞典修订版是:裹缠马脚,绑牢车子,以防走在颠簸路时散落滑倒。形容山路险隘难行。《管子.封襌》:「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上卑耳之山。」《晋书.卷三四.羊祜传》:「蜀之为国,非不险也,高山寻云霓,深谷肆无景,束马悬车,然后得济,皆言一夫荷戟,千人莫当。」。9、成语词典版是:修订本参考资料:裹缠马脚,绑牢车子,以防走在颠簸路时散落滑倒。形容山路险隘难行。管子˙封襌: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上卑耳之山。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蜀之为国,非不险也,高山寻云霓,深谷肆无景,束马悬车,然后得济,皆言一夫荷戟,千人莫当。10、英语是:very rugged road、dangerous and hard to pass。1其他释义是:束马:把马蹄包起,防止马滑倒;悬车:把车子钩牢,以防脱落。把马脚裹起来,把车吊上山去。形容走山路的艰险情况。

束马悬车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束马悬车详细内容】

⒈亦作“束马县车”。包裹马足,挂牢车子,以防滑跌倾覆。形容路险难行。引《管子·封禅》:“束马悬车,上卑耳之山。”尹知章注:“将上山,缠束其马,悬钩其车也。”《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乌丸三种,崇乱二世,袁尚因之,逼居塞北,束马县车,一征而灭,此又君之功也。”

二、汉语大词典

亦作“束马县车”。包裹马足,挂牢车子,以防滑跌倾覆。形容路险难行。《管子·封禅》:“束马悬车,上卑耳之山。”尹知章注:“将上山,缠束其马,悬钩其车也。”《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乌丸三种,崇乱二世,袁尚因之,逼居塞北,束马县车,一征而灭,此又君之功也。”

三、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裹缠马脚,绑牢车子,以防走在颠簸路时散落滑倒。形容山路险隘难行。管子˙封襌: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上卑耳之山。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蜀之为国,非不险也,高山寻云霓,深谷肆无景,束马悬车,然后得济,皆言一夫荷戟,千人莫当。

四、出处

《管子·封禅》:“束马悬车,上卑耳之山。”

五、关于束马悬车的造句

1、他束马悬车,毫无创新,当然是不会成功的。

2、艾受命忘身,束马悬车,自投死地,勇气陵云,士众乘势,使刘禅君臣面缚,叉手屈膝。

3、束马悬车不易行,崎岖险道出阴平.

4、蜀之为国,非不险也,高山寻云霓,深谷肆无景,束马悬车,然后得济,皆言一夫荷戟,千人莫当。www.chazidian.com/zj-62575/查字典束马悬车造句

5、蜀之为国,非不险也,高山寻云霓,深谷肆无景,束马悬车,然后得济,皆言一夫荷戟,千人莫当。(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62575/)

六、关于束马悬车的诗词

<<《古北口·束马悬车北度燕》>>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束马悬车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