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深圳正式进入“文博时间”,尽管阴雨绵绵,但仍挡不住人们参展的热情。
5月23日至27日,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作为参展省份之一,今年河南展馆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为主题,通过展示河南鼎、乐器、陶瓷等文化的演变,借助AI等科技手段,全方位展现中原之美。
步入河南展馆,率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超大型复刻甲骨文片,正下方还有360度冰屏,循环播放甲骨文的演变历史,科技感“满分”。同时现场还设置了甲骨文猜字互动小游戏,主打在游戏中让观众感受汉字之美。
河南作为文物大省,素有“中国历史博物馆”之称。展馆现场,无数珍藏文物以文创、3D打印、复刻等新形式与观众“见面”,展馆还特地安排了骨笛表演、太极教学、华夏古乐演艺等节目。
“骨笛真的是用骨头做的笛子吗?”悠扬的骨笛声中,有观众好奇发问。“贾湖骨笛是河南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从漯河贾湖遗址出土,是世界上最早可吹奏的七声音阶乐器,距今有7800年至9000年历史。”河南海乐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展位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了骨笛确实是用骨头所制。
1987年,贾湖骨笛出土于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该遗址共出土骨笛40多支,有两孔、五孔、六孔、七孔、八孔之分。2007年,贾湖骨笛从河南博物院10多万件藏品脱颖而出成为九件“镇院之宝”之一,这支藏品骨笛长23.6厘米,通体呈褐色,上面整齐排列着七个音孔,由鹤类禽鸟中空的尺骨制作而成,两端仍能看出保留的骨关节,被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也将中国音乐文明起源的时间提前到新石器时代。
上述工作人员表示,现场展出的贾湖骨笛乐器为骨笛复刻品,材质由树脂、实木和宣纸制成,吹奏时可还原本来的骨笛笛音,在河南客商群体中备受欢迎。公司还新推出了漯河礼物系列“贾湖印象”,套盒内除了贾湖骨笛,还有四只贾湖“天地生”陶土杯。
“贾湖遗址出土的还有绿松石,色彩丰富,所以在打造陶器器具文创的时候,我们在颜色上还融合了绿松石,外观复刻了三足鼎,有一个杯子杯身还有骨钉。”上述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带来贾湖骨笛来到深圳文博会,一方面希望让更多人了解贾湖骨笛背后蕴藏的传统音乐文化,另一方面希望“漯河礼物”能得到更多人的喜爱。
除了贾湖骨笛,现场还有洛阳牡丹瓷、仰韶彩陶、甲骨文等文创复刻品,将藏在博物馆内的文物辅以创新,透过悠久的历史长河,借助文创产品再次“破圈”。
记者获悉,河南展馆位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11号馆A03展位,通过文明之源、豫见国潮、魅力中原、出彩河南四个板块,聚焦“殷墟商文明和文化遗产保护”、黄河文化大遗址保护走廊建设、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文明交流互鉴等领域,共展示了150家文化单位,2000多件文化产品。
5月23日至27日文博会期间,除了太极教学、牡丹香非遗技艺展演等节目,参观河南展馆集齐印章,还能兑换限量版姓氏书签、纪念币等文创产品,现场还有制作漆扇、试穿汉服等惊喜环节等待解锁。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